古代房中术

首页>房事养生>古代房中术 >正文

古代找不到对象 剩男剩女该怎么办

2014-11-13 13:32来源:这样爱

   根据史书记载,古代男性一般在15-20岁娶妻,女性在13-17岁嫁人,否者就是剩男剩女了。现在的剩男剩女虽然嫁人着急,但是也不会强求子女。但是在古代就不同了,不仅父母着急、皇帝着急,政府也是有责任的。那么古代是怎么解决剩男剩女问题的?

  1.政府干预:政府做媒婆,强行解决剩男剩女问题

  旧时,媒人有官媒和私媒之分。官媒是政府组织的行男女婚姻之事的机构,私媒就是民间私人做媒。官媒权力很大,由政府强制手段给“剩男”找老婆,给“剩女”找老公。《晋书·武帝纪》载,司马炎在泰始九年冬十月诏令,“制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,使长吏配之。”意思是说,女孩子到17岁,如果父母不将闺女嫁出去,地方官府就要找个“剩男”逼其出嫁

  2.控制男女比例:严格限制富人娶妾“庶人一夫一妇”

  在古代,由于男人过度纳妾给社会带来的多方面严重问题,不少朝代对男子娶小老婆都加以严格限制,即便是一定级别的官员,能娶多少个小老婆都是有规定的,并不是说有钱就能多娶。

  蔡邕著《独断》中,记述汉代的纳妾规定:“卿大夫一妻二妾”,有特殊贡献,才可以最多娶八个妾——“功成受封,得备八妾”。有点文化和身份的人,可以娶一个妾,即“士一妻一妾”。普通老百姓是不准娶小老婆的,“庶人一夫一妇”,和现代一样,是一夫一妻制。到了元代,更是以法律的形式规定老百姓(庶人)不得娶小老婆。

  即使符合纳妾条件的,也不是什么时候想纳就什么时候纳的。如在明朝,朱元璋规定亲王一级的“许奏选一次,多者止于十人”;世子及郡王则少多了,减了一多半,“额妾四人”,一生中一般就是纳妾一次,除非无后才可再纳。

  3.相亲、派对一个不少

  实际上,在古代中国早期,男女交往还是相当自由的。先秦时期做得最好,政府每年为单身男女提供一次交往机会。春秋时期的“仲春会”就是一个典型男女交友的大聚会,其主题是“奔”,意思是与所爱的人一起出走。《周礼》中的《地官·媒民》是这样说的,“中春之月,令会男女,于是时也,奔者不禁,若无故而不用令者,罚之。”从周代这一规定来看,这项活动是由官方推动的,强制执行,如果到时有人不“奔”,不参加聚会,还会受到处罚。

  仲春会为适婚男女、有生育能力男女的相处提供了一个特殊的交往平台,大大提高男女婚配成功率。仲春会一般设在每年阴历的“三月三”,至今许多地方有“三月三”踏青习俗,许多少数民族还有男女对歌会。

  4.强制女子出嫁:剩男剩女坑爹坑妈,不坐牢也要被罚钱

  在晋代,女子到了一定年龄必须嫁人,否则官府要强行给她找对象。《晋书·武帝纪》(卷三)记载,司马炎在泰始九年冬十月要求,“制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,使长吏配之”。意思是,女孩子到17岁了,如果父母不将闺女嫁出去,那么地方领导就要给她找老公了,逼其强行嫁人。

  上南北朝时,出现了如果女孩适龄不出嫁犯法的规定,不及时出嫁家里人都要跟着坐牢,这就是《宋书·周朗传》中说的,“女子十五不嫁,家人坐之。”

  汉朝孝惠皇帝时,谁家要有女儿15岁以上至30岁还没有嫁人,罚款600钱;唐代对于男子20岁以上,女孩15岁以上还没有配对结婚的也要处罚。《国语》记载了勾践的政令:“女子十七不嫁,其父母有罪;丈夫二十不取,其父母有罪”。也就是说,男子二十、女子十七还没有成家的,就算“剩”下来了,父母亲因为监管不力,是要受到相应惩罚的。因此,可以这样讲:你若剩男剩女、迟早坑爹坑妈。

  5.鼓励再婚:唐代不反对女性“夫丧守志”亦提倡“夺而嫁之”

  提倡寡妇再婚,也是古代解决单身男子配偶的一个手段。古代不少朝代在婚姻上提倡移风易俗。在提倡寡妇再嫁的同时,也设置了再嫁的程序,强行让寡妇嫁人,如《唐律·户婚》之“夫丧守志”规定,丈夫去世后,如果妻子志愿守志不嫁人,别人是不能强行的,但祖父母、父母例外,可以让她强行嫁出去,即所谓“夺而嫁之”。很多时候,许多历史证据都证明唐代男女地位是非常平等的。

  当某种非正常婚姻行为被更多人接受后,就会慢慢演变成一种社会婚俗。在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中,便不以娶寡为耻,特别是在家族内部,弟娶嫂,嫂嫁叔等并不被认为有悖于常规伦理。

相关文章
热门排行
性福测试工具更多>>
推荐专题更多>>

触屏版|网页版|网站地图

Copyright©2014-2018 这样爱(www.zheyangai.c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