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-06-17 10:53来源:全民健康网
他们是高中生,学习被认为是他们生活的主要内容;他们是一群十七八岁的少男少女,免不了产生“慕少艾”的一丝情愫。171中学年轻班主任张琳让有早恋倾向的男女同学坐在一起,并告诉他们,他们应该为自己负责。这种崭新的教育方式已经“护送”了三对这样的少年度过高中时光。张琳关于这方面的论文也被学校推荐到专门的研讨会上,当然,这种教育办法也引起了争议。
一种新颖的教育方法
今年12月10日,北京第171中学张琳老师的教学论文《异性交往应成为校园的一道风景》,作为教学成果,被推荐参加北京市东城区“反思教育习惯,深化尊重教育”研讨会上。
张琳的论文是171中学“情感交流与尊重教育”研究课题的一部分。老师们将高中生异性交往划分为:娱乐型、自我需求型、社会型、恋爱型。针对恋爱型的男女关系,张琳老师用尊重对待那些有早恋倾向的学生们。在论文中,张琳坦陈:“我问自己:是不是希望离喜欢的人近一点,是不是希望可以常常观察他。于是在编排座位表时,我将关系要好的学生排成左右或前后的位置。”
在过去的三年中,她就是这样做了。在她的特别安排下,三对有早恋倾向的学生平安地度过了自己的高中生涯。
张琳解释说:“从人的心理出发,在自己喜欢的人面前,总会表现出色,高中生更是如此。让有好感的学生坐在一起,可以达到相互促进。”
“还有,生活中常常是,‘距离产生美’。”张琳说,老师越把互有好感的男女生分开,他们越会觉得对方好。干脆让他们坐到一起,消除距离对对方产生的好奇心和距离感。
轻松的课堂环境
12月24日上午,记者来到了张琳带的高一(9)班。教室有四列桌子,两列两人同桌,两列三人同桌。班上有21名男生,32名女生,排了7排。
记者看到,两人同桌的基本是一男一女,三人同桌的多是两边坐女孩、中间坐男孩。课间中,男生都轻松地交谈着,气氛很好。一名女生指着旁边的男孩调侃说:“我早就不想跟他坐了。”
“座位是按高低个头随机排的,没有特别的深意。”张琳解释说,因为学生们刚高一,交往时间还比较短,有好感倾向的学生还不明显。
给高一新生这样安排座位,张琳还没有特别的用意,但张琳支持男女生正常交往的态度,从一开始就贯穿其中。“一旦出现情况,根据具体情况,我还会有意识地将他们安排坐在一起。”
张琳刚刚送走了一个毕业班,她的新型排座位方式就是在那届学生的高二期间实施的。那时候,班里冒出来“三对儿”关系较特别的男女生,“他们坐得比较远,上课递纸条传话。每天一起回家,周末一起去图书馆看书。”张琳觉察后,觉得“这很自然,也很正常”。作为班主任,张琳不但没有横加干涉,反而特意让他们坐到一起。她把刘雪(化名)和孙威(化名)安排前后桌;张静(化名)和周明(化名)调为同桌。
这样“特意”的安排,在校园里引起了一阵波动,很多同学都很意外。一些任课老师也难以相信并向张琳老师提出了质疑。
张琳最初也担心他们坐在一起会分散学习精力,会把握不好情感互相伤害。她的办法是和他们谈心,由于有了调座位的举动,她很容易与六个孩子谈话。她告诉学生:“要学会尊重自己。班主任这样做,是尊重学生的想法,也希望学生能尊重老师的想法,做一个对自己的感情负责任,能自律的人。”
张琳的良苦用心悄无声息地实行了两年,“我觉得这很自然。”她的态度也影响和改变着学生对这件敏感事件的态度,课堂气氛变得轻松起来,她的学生们安心学习,考上了各自理想的学校。
“恋爱是不能禁止的”
“我当然不鼓励学生们早恋,但如果把早恋当成一个很严重的问题,它真的会严重起来。”张琳一直记得原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名言“恋爱是不能禁止的”。
张琳高中时的一件往事,让她对这个问题有深刻的印象。当时,她们的班里也有一对学生关系变得要好,一次期中考试,女孩子没考好。老师拿到了“证据”,把他们作为全班的反面教材进行教育。
“老师左一次谈心,右一次批评。”张琳说,本来他们只有朦胧一点的好感,后来由于逆反心理,干脆真谈起了恋爱。这件事情让张琳反思,老师不能对学生朦胧的好感误读,不能横加干涉,其实,在十几岁的男女生之间产生朦胧好感是最正常、自然不过了。
2000年,张琳研究生毕业当上了老师。从遇到学生这些事情的第一天,她就试着改变传统的“围追堵截”方式。张琳说:“这样做,一是告诉他们,我对你们之间的交往略有了解;同时,也想向全班同学发出这样一个信号:这样的交往方式老师不提倡,但也不粗暴干涉。”
学生刘雪和孙威现在都在大学读书,他们依然是恋人。在首都师范大学读书的刘雪告诉记者,高中时光让她感触良多,她非常感谢张琳老师的举动。“如果那时对我们的事情不这么开明,肯定是另外一种结果。”
“当年张老师让我们前后挨着坐,我们自己也觉得很自然。”小雪说,“我不会的物理题,他都耐心地给我解答。”两人在一起也浪费时间,晚上老爱打电话,聊一些与学习无关的话题,第二天上课精神不好。“老师对这件事的开明,整体来说,对我是正面大于负面。”
张静和周明也是当年张琳班上的“一对儿”,高中毕业后一直保持着联系。“坐不坐同桌不是关键,关键是老师对这事儿的态度。”对张琳当时的做法,张静说:“无论将来会不会跟他走到一起,都会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。”
张静的话,正是张琳做这件事的初衷,“不管他们将来在不在一起,我只想让他们有个开明、自然的心态。”这种心态或许是他们一辈子都需要的。
推行中引起争议
12月中旬,和张琳的课题同时做研讨的还有很多,其中让张琳印象深刻的有,“老师发放作业要轻放”、“学生进老师办公室改报告为敲门”等等,这些好的课题都是从尊重学生出发,老师们认同起来容易,推广起来也没有什么难度。
而对张琳的这个课题,要想在全校推广,就有些争议了。171中学高一年级组长雷宏赞同张琳的做法,“她的想法很有新意,我不反对。”不过,对这些事情的处理,他说:“我会先看学生双方的品质。”如果一方的品质不好,在玩弄感情,他会出面干涉。如果双方在一起能相互促进,他会支持。
而另一位女老师对张琳的做法,很坚决地表示反对:“我不同意,太冒险了。”作为老师,她觉得承担不起消极的影响。“如果这样做纵容了他们的感情,该怎么办呢?”
171中学副校长孙玉莲虽然不反对张琳的做法,却认为“让异性交往应成为校园的一道风景”的提法有些过,“学校里不能助长恋爱的风气”。
北京市教育科学院青春教育专家、北京市性健康教育研究会理事闵乐夫先生认为,“这种做法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,是值得肯定的。但实行中,需要老师和家长的指导和保护,因为这种交往存在风险性。”闵乐夫先生说,“我不反对这种尝试,但尊重学生的感情不一定非要把他们的座位调到一起。”
12月10日,张琳的论文在研讨会上公开,老师们普遍认为:“这是一种积极的尝试,但还存有争议。”
这个小故事曾经经过明代小说家凌蒙初的改写,放入他的《二刻拍案惊奇》一书中,讲的自然是豪门大户妻妾众多,且门禁不严,以至于绿帽子连戴就是十余顶了。
女性自慰不仅仅是用手,还会借助工具。当然女子自慰工具也不是现代才发明的,而是古代就有了。那么古代女子都是用什么工具自慰的呢?下面小编就来揭秘一下。
内裤是每个人必须穿的服饰,很难想象不穿内裤的感受。但是中国历史上女人有不穿内裤的,那么,那时候为什么女人们不穿内科呢?下面一起来看看。
性是人的本能,女孩子到了青春期,接近性成熟,出现性欲和性冲动,是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的正常现象。
我国古代留下了丰富的性文化典籍,在性爱艺术方面,有人认为古代中国胜过古代西方。下面就一起来看看。